2月6日,当代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举办“国际能源格局变化的新趋势对中国的影响”论坛,对国际能源格局变化不同影响做了探讨。
与会专家认为,从能源分布地理位置上,出现了从“墨西哥湾时代”到“波斯湾时代”的变化,同时西半球“巨型新月储量带”在崛起。国际能源形势出现多中心化趋势、石油基准价格区域化显现、非常规油气资源在国际油气供应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新能源研发加快且生产比重不断上升。
“2003年,中国新一轮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巨大的能源需求。目前我国进入了经济新常态,能源消费对国际市场有很大的冲击,油价、铜价、铁矿石的价格都在下降。短期内,能源消费刚性需求减缓。”相关人士在会上表示,“从目前能源市场变化来看,全球出现能源消费中心东移、生产中心西移的局面。全球90%的能源需求增长来自于OECD国家,中国和印度占新增需求的33%和29%。拉美、中东等需求也显著增长。我国要利用民间力量增加石油储备。中国与沙特互为最大的石油需求国和进口国,可以借鉴沙特租用日本油储设施、日本有权优先购买沙特石油的形式。且目前是油气改革的良好时期,应理顺天然气价格机制,解决交叉补贴,取消双轨制,加大天然气替代散烧煤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