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消费电子电池容量呈现显著增长趋势,技术创新如硅碳负极材料和固态电池技术的应用是主要驱动力。市场需求的增加,特别是5G和AI技术的普及,进一步推动了电池容量的提升。行业竞争格局中,头部企业主导市场,但国产替代进程加速。企业需关注原材料价格波动和技术替代风险,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消费电子电池是一种专门为计算机、通信设备以及各种消费电子产品设计的便携式电源。它以镍钴锰酸锂、锰酸锂等材料体系为基础,广泛应用于3C产品,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为这些设备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
从电池类型来看,消费电子电池主要分为一次性电池和可充电电池两大类。一次性电池使用后无法再次充电,通常用于一些对续航要求不高且更换电池较为方便的产品;而可充电电池则可以多次充放电,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和环保性,是目前消费电子设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电池类型。
从材料体系来看,消费电子电池又可以细分为镍钴锰酸锂电池、锰酸锂电池和钴酸锂电池等多种类型。镍钴锰酸锂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好的循环性能,适合用于对续航要求较高的设备;锰酸锂电池则具有成本低、安全性好等优点,常用于一些中低端消费电子产品;钴酸锂电池能量密度高,但成本相对较高,主要用于高端电子产品。不同的材料体系使得消费电子电池能够满足不同类型设备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1、电池容量增长趋势
2025年,消费电子电池容量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根据市场研究数据,2025年全球消费电子锂电池出货量预计达到171GWh,2021-2025年平均复合增速为11.6%。具体来看:
智能手机:2025年,国产安卓旗舰手机电池容量预计普遍突破6000mAh,部分机型将挑战8000mAh。例如,荣耀X70系列预计搭载7800mAh超大电池,支持100W快充,30分钟可充电80%。
笔记本电脑:随着AI技术的普及,笔记本电脑的功耗增加,电池容量也相应提升。例如,小米REDMI Book Pro 16配备了99Wh超大电池,支持140W快充。
新兴消费电子:如智能手表、AR眼镜等设备的电池容量也在不断提升。例如,OPPO Watch X2配备了631mAh电池,雷鸟V3 AR眼镜凭借159mAh电芯实现30小时AI续航。
2、技术创新推动容量提升
技术创新是推动电池容量增长的关键因素:
硅碳负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2023年起,硅碳电极含硅量突破6%,解决了传统石墨负极容量不足的问题。2025年,手机厂商普遍采用硅含量提升至15%的电池,进一步突破能量密度上限。
固态电池技术:固态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被认为是未来电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例如,苹果公司在2024年发布的iPhone 16 Pro中首次采用了钢壳电池,显著提升了电池容量和设备的续航能力。
叠层工艺:华为Pura X折叠屏手机通过叠层工艺在7.15mm的机身中塞入了4720mAh硅碳负极电池,展现了电池密度技术的突破。
3、市场需求与行业趋势
5G和AI技术普及:5G和AI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消费电子产品的功耗增加,从而推动了电池容量和能量密度的提升。例如,AI手机和AI PC的出现,使得设备内部空间更加紧张,对电池的尺寸和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兴消费电子市场增长:VR/AR设备、智能穿戴设备、无人机等新兴消费电子领域发展迅速,成为新增长点。IDC预测2025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接近8亿台,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0.6%。
市场空间预测:根据市场研究,2025年全球消费电子电池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141亿元,2021-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0%。
4、行业竞争格局
头部企业主导:消费电子电池行业集中度较高,头部企业如ATL、三星SDI、LG化学等占据较大市场份额。2020年全球软包消费电池出货量中,ATL、三星SDI、LG化学分列全球前三名。
国产替代加速:国内企业如欣旺达、德赛电池等在高容量电池研发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深度参与硅基负极等新材料体系的研发,推动国产替代进程。
5、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电池原材料如锂、钴等价格波动可能影响电池成本和利润。2025年,原材料价格仍需密切关注。
技术替代风险:固态电池等新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可能对现有液态电池市场造成冲击,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以应对技术替代风险。
文章来源: PCIM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
2025PCIM Asia Shanghai — 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暨研讨会将于2025年9月24日至9月2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上海电子展门票领取及更多资讯,详情请点击:2025PCIM Asia Shanghai — 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暨研讨会
扫码实名预约,领取入场证!
凡本网注明“来源: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联系方式:020-38217916;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