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全屋智能系统对电力的要求整体并不高,但需要从供电稳定性、布线规划、待机功耗和设备功率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智能家居对电力的要求不在于“高功耗”,而在于“高稳定性”和“合理规划”。只要前期设计得当,后期使用不仅不会增加电费负担,反而能通过智能控制实现节能效果。
一、整体电力需求:功耗较低,待机为主
全屋智能系统主要由大量低功耗设备组成,如智能开关、传感器、网关、窗帘电机、灯具等。这些设备大多数时间处于待机状态,功耗极低。例如:
一个智能开关的待机功耗约为 0.2~0.5瓦;
一个智能网关约为 0.3瓦;
一个智能窗帘电机待机功耗约为 0.4瓦;
一套包含30多个设备的全屋智能系统,总待机功耗也仅在 15瓦左右,年耗电成本仅几十元。
因此,从用电量角度看,智能家居并不会显著增加家庭电费负担。
二、电力系统设计要求:稳定供电与独立回路
尽管功耗不高,但智能家居对供电稳定性和布线合理性有较高要求:
家庭综合信息箱需由配电箱单独回路供电,箱内需预留AC220V电源接线盒。
智能设备电源插座应独立设置,避免与普通照明共用回路,防止干扰或跳闸。
中控网关、智能主机等核心设备建议接入UPS或稳压电源,保障断网或断电时的本地控制能力。
三、设备功率管理:需关注高功耗设备
虽然大多数智能设备功耗低,但部分设备如智能灯带、智能空调、智能热水器等功率较大,需注意:
每个灯具回路的总功率不应超过其额定功率;
智能插座、智能断路器等设备可用于监测和控制高功耗设备,提升能效管理;
合理设置自动化场景(如离家关闭所有非必要设备)可进一步降低能耗。
四、未来扩展性:建议预留电力冗余
随着智能家居设备不断增加,建议在设计初期预留一定的电力冗余:
家庭信息箱、插座、布线应考虑未来设备扩展;
对于计划部署智能家电(如扫地机器人、智能冰箱等)的区域,应预留独立插座和电源管理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