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2025/10/15

26

复旦大学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_半导体展pcimasia

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于10月8日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的这项成果是成功研发出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

该芯片由复旦大学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周鹏-刘春森团队研发,名为“长缨(CY-01)架构”。它成功将二维超快闪存与成熟的硅基CMOS工艺深度融合,攻克了二维信息器件工程化的关键难题。这项技术被认为是我国集成电路领域的“源技术”,使中国在下一代存储核心技术领域掌握了主动权。

性能与优势

这种混合架构芯片能够突破传统闪存在速度、功耗和集成度三者之间的平衡限制,具有天然的访问速度优势。它支持8-bit指令操作与32-bit高速并行处理,性能远超现有闪存技术。团队前期实现了在原子尺度上让二维材料和CMOS衬底紧密贴合,最终芯片良率达到94.3%,远超集成电路制造89%的优良线。

混合架构芯片是什么?

混合架构芯片是一种通过整合不同计算单元、工艺或材料的优势,以突破单一架构性能瓶颈的芯片设计范式。它主要包含以下三种形态:

核心类型混合

这类芯片将不同类型的处理核心集成在一起。例如,英特尔和AMD的处理器将高性能核心(P-core)与高能效核心(E-core)相结合。P核负责处理对计算性能要求高的任务,而E核则高效处理后台任务等轻量级工作,从而实现性能与功耗的良好平衡。

异构计算

另一种常见形式是“CPU + 专用处理器”的异构计算。例如,将通用的中央处理器(CPU)与擅长并行计算的图形处理器(GPU),或与可编程的FPGA等进行整合。这种组合让通用计算和专用加速相辅相成,尤其适合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等复杂任务。

材料与工艺融合

这是一种前沿方向,通过先进封装或集成技术,将不同材料(如新兴的二维材料与成熟的硅基CMOS工艺)或不同工艺制造的芯片模块融合在一起。例如,复旦团队研发的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就成功将二维超快闪存器件与硅基CMOS电路结合,兼具高性能和工程可行性。 总而言之,混合架构芯片的核心思想是“各取所长”,通过协同合作来全面提升芯片的整体性能、能效和功能多样性,是应对当前算力挑战的关键技术路径。


文章、资料来源:索斐仕咨询


2025PCIM Asia Shanghai — 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暨研讨会将于2025年9月24日至9月2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上海电子展门票领取及更多资讯,详情请点击:2025PCIM Asia Shanghai — 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暨研讨会


凡本网注明“来源: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联系方式:020-38217916;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欢迎莅临:PCIM Asia Shanghai — 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暨研讨会!

电力电子、智能运动、可再生能源、能源管理

联系我们

商务电话:

+86 20 3825 1558

公司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西路9号耀中广场B2616室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