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推动汽车电气化的大环境下,新能源汽车的风潮让每一个车企都想分一杯羹,国外如特斯拉更是成为众多新能源汽车竞相对比的标尺;乘着这股东风不仅是国内各大主流车企开始重点开发新能源汽车,一波造车新势力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蔚来、威马、小鹏汽车成为典型代表。
国内新能源市场发展迅猛亟待一个裁判官
随着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充电桩的普及,加之国家补贴的辅助,新能源车越发受到市场欢迎。从2001年,新能源汽车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研究项目,期间这一新兴市场一度出现不少阻碍;到2008年新能源汽车终于迎来曙光,第一次在国内实现了销量增长;直至2018年新能源汽车已实现125.6万辆的成绩。从新能源汽车被列入重点发展,至今已有18年历程;而近十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可以用“暴增”来形容。
然而面对与日俱增的新能源市场需求,新的问题又摆在了大家面前。伴随着销量增长的同时,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投诉也层出不穷,其中电池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品类繁多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该如何挑选成为又一个疑惑点,市场亟待一个权威有力的裁判官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测评给出客观建议。
目前针对新能源汽车测试评价的体系,主要分为企业开发级测试评价、第三方机构测试评价、媒体端测试评价3类。企业开发级测试评价指标,反映的是产品开发过程的关注点,对广大消费者来说意义不大;第三方机构测试评价属于若干国家标准的集合,它反映的试验条件和实车运行环境仍然有一定差距,参考意义自然也有限;而第三类媒体端测试评价虽说针对的是消费者,但是由于专业性不够,这类评价更倾向于主观评价,缺乏客观性和一致性。
从我们对目前三大新能源汽车测试评价体系来看,给消费者的参考价值都相当有限,因此“中国新能源汽车评价规程”这一裁判便应运而生。
3个评价维度+10个二级指标组成裁判标尺
2019年2月24日,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和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以下简称“大数据联盟”)在北京联合发布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评价规程”体系框架。
“中国新能源汽车评价规程”将以国内市场主流车型为评测对象,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分为单车测试评价和车群大数据评价两个方面,根据消费者使用习惯和新能源汽车特点,拟定能耗、安全、体验3个评价维度,并从上百项测试指标中遴选了能量消耗率、续驶里程、充电效能、使用安全、驾驶体验、质量体验等10个二级指标。同时,为了保障测试的真实有效和可量化,测评直击“产品表现和用户体验的差异性”,体系目前全部使用“客观评价”,全面反映新能源汽车总体表现。
“中国新能源汽车评价规程”的推出将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理顺市场需求和产品品质,将消费诉求与产品开发结合起来,为消费者构建透明、公正、理性的消费环境;也为车企产品优化升级提供有效参考。
未来将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评价规程
“中国汽研”自2010年起便开展新能源汽车单车的深度测试评价工作,目前已累计开发整车和关键部件评价指标2600余项、测试规程72份,建立了完整的新能源汽车评价指标体系和测试流程体系。
“大数据联盟”目前已完成191万辆新能源汽车、超过344亿公里测试数据的技术状态统计分析与预测估计模型,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大数据运行统计、故障数据统计及自动化报表生成。“中国汽研”和“大数据联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评价规程”的发布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中国汽研”和“大数据联盟”发布“中国新能源汽车评价规程”体系框架后,计划今年内陆续发布相关管理办法和完成第一批测试评价工作,下半年发布第一批车型结果。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评价规程”将持续进行主流新能源汽车车型的测试评价和结果公布。
其实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纯电动车这一品类,它包含相当大的范畴,新能源汽车类型也十分多样化。据了解,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评价规程”会随着新能源技术发展,将研究的车辆类别、测试方法和评价维度进行调整。随着传统内燃机车辆向混动化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评价规程”也将在2020年对混合动力体系进行发布,并于2021年对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体系的2.0版进行更新发布。2023年将推出燃料电池汽车评价规程,并于2025年对其2.0版评价规程进行更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