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在战略性与市场性并存的背景下,已具备完整的产业布局和显著的发展优势。未来,需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一、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性与市场性
集成电路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重要的战略地位。其技术创新正加速推进各行业智能化转型。集成电路产业兼具战略性和市场性双重特征:战略性体现在保障信息安全、维护国防安全和赋能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市场性则体现在其作为高度技术密集型产业,受市场化规律主导,同时又受非市场化因素制约,如政策干预和地缘政治博弈。
二、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现状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进展。产业布局完整,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等全产业链环节。2024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约1.43万亿元,同比增长16.7%。预计2025年产业规模将达到1.64万亿元,同比增长15%。我国在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上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工程化能力突出,青年专业人才加速培养。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仍存在差距,技术整体落后,学术成果与产业需求脱节,缺乏青年领军人才。
三、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建议
为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加速既有路线迭代: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加速技术演进。通过政策支持解决技术攻关所需的资金、人才和市场要素,推动国际合作,引导国内企业“走出去”。对于已实现“1到100”量产能力的技术,加大保护力度,助力企业实现商业闭环。
聚焦成熟制程差异化发展:借鉴太阳能、LED等产业发展经验,出台政策加速提升国内供应链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引导降本增效的创新活动,在成熟节点全产业链条上构筑性能成本优势。加大存算一体、先进封装、3DIC等非光刻机受限方向的研发投入。
启动高端化发展路线:在完整的工业体系支撑下,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集成电路产业,开展跨越式、高端化发展。制定客观、实事求是的发展规划,加强中青年创新团队人才培养,整合产学研合作平台,保障长期投入。
来源:pcim asia电力电子展
2025PCIM Asia Shanghai — 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暨研讨会将于2025年9月24日至9月2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上海电子展门票领取及更多资讯,详情请点击:2025PCIM Asia Shanghai — 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暨研讨会
凡本网注明“来源: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联系方式:020-38217916;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