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2018/01/11

769

伪环保真壁垒,砸钱烧出来的新能源汽车之火还能旺多久?

   蔚来ES8上市,特斯拉Model3量产困难,加上时不时蹦出来贾老板FF91的传闻,以及新年政策的相继出台,让新能源汽车这把火最近烧得很旺,好像茶余饭后不叨唠几句新能源汽车,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半个汽车圈的人了。

 
绿色消费理念盛行?“特权”才是实在需求
 
  身在魔都不难发现,近两年街头挂绿牌子的车越来越多,尤其是2017年,在连续两年多的购置税补贴政策的刺激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好似奏响了疾速狂响曲,大有马上就要进入寻常百姓家之势。就连说起地面交通一言难尽的北京,也在上周启动了新能源专属号牌的换发工作,来突出新能源汽车特殊身份,方便实施差异化管理,如不限行、免停车费、免过桥费等“特权”。
""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更多的是消费习惯的变化,绿色消费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消费者将更加青睐新能源汽车。”近几年,这种将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行为归结为绿色消费的论调愈加盛行,但多少人是为了绿色消费才购买新能源汽车,这就不得而知了。
 
  反而,笔者身边为了“特权”买电动车的人不在少数,一位学长近期就买了一辆,谈及原因,他表示用家里几个人的身份证摇号,摇了两三年没摇到,因为着急用车,最后买了纯电动车,事后总觉得自己是被“胁迫”了。而谈及使用体验,这位学长表示欲哭无泪——续航里程太短,去外面充电又很麻烦,一句话概括就是,有电的时候很猛,没电就是一坨shi。
 
  其实网上搜一搜,吐槽电动汽车的文章可以说是铺天盖地,充电桩运营混乱、充电效率不高、电池更换费用过高、核心部件使用寿命未知、续航里程不尽人意、技术不透明、二手车保值率低、售后体系跟不上……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让人好奇的是,问题这么多,为何各位老板们造车热情总是不减呢?除了梦想,大概就是出于对money的热爱了吧。
 
  近两年,几乎全世界政府都在迫不及待地给电动汽车企业砸钱。而现实是,就算是逼格比苹果高几十倍的特斯拉,从创立起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在美国科技媒体圈,甚至每年都会有《特斯拉今年赚到钱了吗?》的文章,但是特斯拉依旧风光无限,主要得感谢美国政府的大量输血。其实和我国一比,美国政府的电动车补贴还是显得穷酸:仅2015年一年,中央政府就支出了590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补贴,到了2016年,这个数字达到了830亿元。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也滋生了不少投机倒把、浑水摸鱼者,将政策红利作为企业获利的根本,搅混了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这一潭水。
 
  那么,抛开这些老鼠屎不说,新能源汽车真的浑身上下都是优点吗?也未必。
 
  无污染本身就是伪命题,电池技术还待攻下壁
 
  新能源汽车虽然无需消耗不可再生的化学能源,拥有比普通内燃机更高的热效率以及不排放尾气的优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无污染,只不过是把污染和能耗藏在了看不见的地方。
 
  很多人直接比较电动车和燃油车的能源使用率,然后得出电动车节能环保的理论,个人认为这样计算不公平。燃油汽车使用的是未经转化的化石能源,但电动汽车使用的是经过一次转化的电能,所以电动车的能源使用率更高并不奇怪。真的要公平对决,就应该从电动汽车能源的源头开始计算——发电厂。
 
  目前国内80%左右的电力来自火力发电,也就是烧煤,而火力发电只有不到40%的热能转化成了电能,并且会在电网输送途中发生损耗,在充入电动汽车中也会有一部分损耗。而使用燃煤的热电站无疑会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硫化物以及颗粒物。所以与其说电动汽车消除了空气污染,不如说它转移了空气污染,那些“乌烟瘴气”只是从汽车尾气筒,转移到了远郊的烟囱。所以,在火力发电为主的国家,它还真没那么环保。
 
  除了发电污染,电动车的生产过程也是一大污染源。这主要是因为电动车身上最值钱的零件——电池。生产锂电池需要稀土,尽管中国是稀土生产大国,但稀土的生产工艺却出奇简陋,由此造成的环境恢复治理费用动辄就高达上百亿元。当然,由此造成电池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这也使得电动车的售价不菲。
 
""
 
  此外受技术限制,目前的电池能量密度低,使得续航里程短成为明显的缺点,目前最多只能达到燃油车的一半。其实电池技术的停滞不前,从手机产业就可以看出一二。当前市面上的手机性能在不断增强,续航能力却显得一成不变,甚至偶尔还会爆炸。有人认为,电池的技术壁垒是难以突破的,就像光速就是客观世界的极限速度一样。或许电池技术问题才是悬在新能源汽车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想要彻底解决,真的需要上帝派一位使者吧。
 
  当然,笔者相信环保节能效果不乐观、使用环境不成熟这些问题,市场驱动加上政策影响,假以时日都能解决。但目前电动车的未来还未明朗,大家就不遗余力的“捧”,是否略微用力过猛?当市场的力量还没有推动新能源汽车向前迈进之时,巨额的补助与引导是否有些“揠苗助长”?电池技术没有确凿的把握能突破壁垒之时,孤注一掷押宝“纯电”,是否略显偏执?更让人好奇的是,在种种问题悬而未决之下,新能源这把火,还能旺多久?

欢迎莅临:PCIM Asia Shanghai — 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暨研讨会!

电力电子、智能运动、可再生能源、能源管理

联系我们

商务电话:

+86 20 3825 1558

公司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西路9号耀中广场B2616室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