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2020/03/04

868

【上海电力电子展】20岁中芯国际2020首份财报:国产芯片的艰难之旅

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将于2020年7月1-3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隆重举行,邀您关注今日上海电力电子展新资讯:

       20岁的中芯国际,还追得动吗?

上海电力电子展

       最近多家从事半导体行业相关业务的公司都相继发布了Q4财报,中芯国际也是其中之一。

       2019年对于半导体行业来说并不是个“幸运年”,不过,四季度相较来说是整个年度中表现较好的一个时期。

       中芯国际四季度也向市场交出了一份相对不错的答卷。作为14纳米工艺量产后的首份财报,其可圈可点之处不单单只体现在一点上。

       厚积薄发,成效初显

       根据中芯国际2月14日发布的四季度财报,本季度的营收达到8.39亿美元,同环比均有增长。同时,由于产能有所提高,毛利同比增长了48.7%,毛利率上升6.8个百分点。

       正如财报开头中芯国际的联合CEO赵海军和梁孟松所言,中芯国际的经营状况在转好。结合中芯国际2019年各季度的数据,营收同比分别是-19.5%、-11.2%、-4.0%、6.6%,同比增长趋势明显。

       可能对于大多数不从事相关行业的人来说,中芯国际这个名字是初次听说,但实际上中芯国际是内地最大的芯片代工厂,而它也是中国半导体行业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家公司。

       中芯国际成立于2000年。中国半导体协会副理事长于燮康去年年末在珠海的演讲提到,中国半导体产业在2000至2008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恰好赶上行业发展红利的中芯国际,仅用了四年就在纽交所和港交所同时上市,不过于去年从纽交所退市。

       而在当时之所以我国半导体行业能够得到快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推动力:

       一是2000年前后正是许多新型互联网公司的创办和成长期,为了发展科技实力,中国对于半导体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这也为整个产业吸引到不少投资。

       二是政府方面对半导体行业的重视。2000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18号文件《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之后两年内又先后发布了51号和70号文件针对行业的具体实施给出了细则,内容包括对企业提供部分增值税退税。

       2014年6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提出,给出了2015至2030年集成电路行业的三大阶段性目标,根据该文件,2030年中国将有部分企业进入国际第一梯队水平。

       直到现在,半导体产业仍然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乘着行业东风,中芯国际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除了外部原因,中芯国际在运营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优势。

       根据官网的情报,中芯国际是内地第一家提供28nm代工服务的公司,而28nm芯片的应用范围除了移动设备还包括常见的电视、机顶盒等,这为中芯国际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竞争力。除此之外,中芯国际也为企业提供设计以及封装测试等后端服务,业务规模全面。

       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芯国际在一步一步向上,厚积薄发。

       根据财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中芯国际将持续推动14nm产能和订单的增加,这次的FinFET14纳米作为第一代产品成效初显,营收占比达到1%,在后续会推出第二代。

       可以想象到,未来该工艺会成为中芯国际的又一“营收利器”,在营收中占比也会相应提高,财报预计下一季度收入将有0-2%的环比增长。

       不过,即使是有了14nm技术,中芯国际的突围之路仍然漫长。

       全球市场,先速难争

       从中芯国际的名字也可以看出,它的目标是国际市场。不过从财报上看,Q4来自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的营收占比达到65%,目前中芯国际仍以中国作为最主要的营销市场。

       根据拓墣产业研究院去年12月的整理数据,中芯国际在四季度的营收排名全球第五。跟上一季度的排名对比,除了世界先进和力晶(集团,力积电的母公司)排名对调,全球十大晶圆代工厂的排名几乎没有变化。

       而Q4的市占率具体数值也同样变化不大,榜单中半数以上的公司变化浮动在0.1%左右,这也说明了半导体代工的行业格局较为稳定。

       台积电四季度依旧占据市场一半以上的销售额,并且小幅增加了对市场的挤压力度,与第二名的三星(17.8%)差距较明显,第三、四名分别是格罗方德和台湾联电。

       虽然中芯国际这一季度营收环比增加了2.8%,不过它不是个例。去年下半年受到订单量突增的影响,整个行业的总体营收情况相对较好,因此中芯国际还保持在第五的位置,四季度的市占率达到4.3%,环比下降0.1%。

       在去年9月的一次演讲上,赵海军认为在半导体行业只有前两名能赚钱,同时他坦言,我国大部分代工企业会选择当跟随者。

       台积电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导者和变革者,所以它能分最大的蛋糕,但再也找不出第二家台积电,因为它难以模仿。因此,当跟随者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只不过,中芯国际想当一个合格的追随者,仍然要面对不少难关。

       人才竞争“恶战”

       “人才”是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关键词之一。2018年Q4,毕马威曾联合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发布了一份问卷调查数据,受访者皆为全球半导体的行业高管。在这份问卷中,有64%的人认为人才风险是三大运营风险之一。

       根据去年12月18号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8-2019年版)》(以下简称:白皮书),在报告统计期内,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的从业者同比增长15.3%,不过目前行业缺口仍存,援引《每日经济新闻》去年5月对于燮康的采访,这一数字大概在30万左右。

       集成电路人才如此稀缺,一方面是由于整个人才的培养周期相对长,对学历的要求也相对比较高。《白皮书》数据显示,2014-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从事该行业的人数比重中,硕士及以上占26.5%,本科则占到17.2%。

       另一方面,培养出的人才大部分并不从事对口工作。以2018年的数据为例,集成电路方向的就业者为3.8万,仅占毕业生总数的19%,有媒体指出大部分毕业生选择转业互联网领域。

       该报告预计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业的人才需求将达到24.6万,这一数字比2019年要多出10.2万,而想要彻底解决集成电路人才的缺口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代工厂们对于国内人才的争夺仍然是场“恶战”。

       根据财报,中芯国际四季度一般及行政开支达到7715.7万美元,同比增加了54.3%,而环比则增加了10.2%,吸引人才的重要要素之一就是薪酬,在这点上中芯国际马虎不得。

       既然国内集成电路人才稀缺,那么从海外引进人才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而通过财报了解到,包括在建和控股,目前中芯国际8制造加工厂皆集中在国内,在海外的办事处则负责对接客户提供服务。

       把工厂都设在国内虽有利于本地研发人才的吸收,但对于海外人才来说,办公成本和生活配套方面会产生不小的阻碍,这或许在无形中削弱了中芯国际对于海外人才的吸引力,而如何改善这一情况,中芯国际需要思考。

       顺便一说,集成电路行业的人才竞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吸引人才,企业还要考虑能不能留住人才。

       由于顶尖的创新与领导者在这个行业中最为稀缺,因此同行之间的挖角也屡见不鲜。考虑到人才流失的风险以及高额的员工成本,中芯国际在与同行的人才竞争中并不轻松。

上海电力电子展

       资金“包袱”

       很多人都知道技术对半导体代工行业有多重要,但整个行业的格局之所以难产生太大的变动,除了技术壁垒之高,高额投资同样是一道“门槛”。

       以14nm芯片的制造历程为例,中芯国际的公告文件显示,2018年1月30日中芯控股等四家公司增加了对中芯南方的投资,中芯南方的注册资本由原来的2.1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

       中芯南方是中芯国际旗下的生产基地之一,主要负责14nm及以下制程的研发生产,根据有关媒体的数据,包括这次增加的金额在内,中芯南方累计获得了近102.4亿美元的投资额。

       对于芯片代工制造行业来说,建造工厂、搭建生产线等花费动概上亿美元,刻蚀机的单价昂贵,2月18号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去年3月12日至今年2月17日累计向美国泛林集团购买了6亿美金的生产设备。

       所以,每一次技术升级或者产能扩建都会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成本压力,资金调度直接影响着中芯国际的发展进度,巨额的投资对于中芯国际也是棘手的。而为了缓解运营过程中的资金压力,中芯国际有两种手段。

       一是向资本市场募资。自去年11月发行过200万美元的零息可换股债券后,中芯国际再次提出募资。根据中芯国际官方公告,2月20日中芯国际面向美国境外发行的6亿美元债券已签订认购协议,所得款项将被用作扩充产能的资本开支以及其他一般用途。

       二是申请补贴。去年11月大和将中芯国际的评级下调至“逊大于市”,今年2月再次下调至“沽售”。大和认为,中芯国际的业绩表现长期依赖政府补贴,而核心业务的表现并非是带动其四季度超预期的原因。

       Q4财报显示,中芯国际的五大收入构成中最大的通讯应用在总收入中占44.4%,同比缩水0.3%,不仅如此,按照服务分类,晶圆制造的收入占比也从上年同期的93.2%减少到91.6%。

       通过财报也能发现,中芯国际Q4的研发和销售开支同比环比均下降,对于这一现象中芯国际给出的解释是研发活动减少、生产计划和产品组合的调整变动所致。由此可见,四季度营收增加也跟部分成本支出的下降有关。

       大和表示,若剔除补贴因素,预计中芯国际今明两年会处在亏损状态,亏损金额分别是1.7亿和5000万。

       14nm工艺的出现已有几年时间,虽然依旧作为目前主流的制程之一,但距离中芯国际“争当第二”的目标仍差好一段距离。

       芯片代工行业前期投入巨大,想当“追随者”,没有一定的财力支持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中芯国际除了要面对技术上的挑战,资金方面同样承压。

       “瓦森纳协定”阴霾或再升级

       目前中国在集成电路方面的发展障碍不止是缺乏有关人才,相应设备的技术发展也与全球领先水平有所差距,如果可以获得更先进的光刻设备,这将会缩短中芯国际以及我国其他代工企业与先进工艺的代差。

       而国际情势造成了中芯国际发展的另一重壁垒,在这里要先介绍一下瓦森纳协定。

       瓦森纳协定涉及42个国家“成员”,简单来说就是对带有先进技术、军事技术和双用途的物品进行出口控制,成员国间互通自由,而成员国向非成员国出口则需要提前通知其他成员。

       实际上这一协定的目的就是为了拉开差距,保证成员国间的技术和衍生的其他优势,因此,虽说是“通知”,但有时也会被美国等其他成员国“干涉”。

       而集成电路行业是瓦森纳协定管控的重点。中国并非成员国之一,顶尖芯片和高端光刻机是被禁运的。

       荷兰ASML设备公司拥有全球最先进的EUV光刻机制造能力,2018年5月中芯国际曾向ASML订购过一台EUV光刻机,据《日经亚洲评论》的消息,该设备本应于2019年1月交货,不过直到目前依然没有交货消息,ASML公司给出的理由是需要向政府申请出口许可证。

       就在中芯国际下单的同一个月内,长江存储向ASML定购的光刻机完成了交货。只不过,长江存储订购的并非EUV,两种机器的价格相差近一倍。
       除了中芯国际,2018年有两家中国企业对美国半导体公司的收购案被驳回。

       瓦森纳协定的“技术封锁”在近期又产生了新的变化,这次变化对我国来说并不是好消息。2月23日,日媒消息称瓦森纳协定将扩大对半导体产业相关的出口限制,而这一决策势必会增加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的时间成本。

       中芯国际的进阶之路仍长,瓦森纳协定让它走得越发艰难。

上海电力电子展

       “摩尔大限”是机会?

       台积电今年将量产5nm芯片,同时它也已经披露3nm和2nm的计划量产时间,眼看着晶圆的大小逼近物理极限,有媒体认为摩尔定律将走向终结,这或许会给中芯国际在竞争中腾出机会。

       先不讨论摩尔定律未来究竟还适不适用,但中芯国际在未来竞争局势中是否真的能“喘口气”呢?笔者认为并不容易。

       按照摩尔定律,台积电达到1nm制程最快也要6年,而这6年的技术代差意味着中芯国际来说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来迎头追赶。上文提过,中芯国际在目前的发展中存在障碍和壁垒,这些因素会拖慢中芯国际发展的步伐。

       在研发与生产的过程中,中芯国际需要保持好自己在国内的竞争领先优势,同时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的销售份额,这也会是个不小的挑战。

       即使摩尔定律不再具有实际意义,芯片代工厂间的“角色”或许也很难发生太大转变,这首先是因为台积电的技术优势足够领先,这为它在将来的竞争中留下了不少思考的时间和资源,作为“领导者”,台积电是很难被动摇的。

       目前,除了常规的芯片研发工作,台积电对小芯片技术的研发也在同步进行中,这是在为“摩尔大限”后的新阶段布局。而中芯国际和其他代工厂作为台积电的“追随者”,产能和良率才是它们最应该关心的问题。

       对于芯片代工这种“技术过硬才能胜利”的行业,技术的发展不会因摩尔定律的有无而停下脚步,中芯国际的追赶之路仍会继续。

       晶圆代工厂之间的竞争会始终存在,而中芯国际离“世界第二”还差得远。

       总结

       集成电路行业壁垒重重,就目前的情况看,虽然推出了14nm工艺,但在技术和产能方面中芯国际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人才、资金和国际政策对中芯国际的发展造成压力,而这些问题也并非中芯国际“单枪匹马”就能解决,中芯国际面临的困境同样也是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困境。

       好消息是,中国先前通过自主研发,已经多次“划掉”瓦森纳限制清单上的部分名目。

       而且,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据SEMI去年七月发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内地或将成为最大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市场,虽然克服这些阻力注定艰难,但未来可期。

       相信中国整个集成电路行业的进步会推动中芯国际迈向下一个台阶,半导体领域对于国家的IT科技实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中芯国际身上的担子很重。

文章来源:OFweek电子工程网

作者:刘旷


2020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将于2020年7月1-3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隆重举行;上海电力电子展更多资讯,详情请登陆官网 https://pcim.gymf.com.cn

凡本网注明“来源: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联系方式:020-38217916;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欢迎莅临:PCIM Asia Shanghai — 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暨研讨会!

电力电子、智能运动、可再生能源、能源管理

联系我们

商务电话:

+86 20 3825 1558

公司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西路9号耀中广场B2616室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