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作为国家能源基础设施的核心,正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从传统电网的单一供电功能,到智能电网的全流程状态监测与优化控制,这一变革与传感器技术的进步紧密相连。早期电力系统主要依赖传统机械式传感器实现基本参数监测,但其体积大、功耗高、精度低等局限,难以满足复杂电网环境下的实时监测需求。
随着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成熟,MEMS传感器凭借体积小、精度高、功耗低、成本可控及抗恶劣环境等优势,成为电力行业智能化升级的核心支撑。例如,通过集成微型压力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智能电表可实现高精度能耗监测;利用MEMS惯性传感器,巡检机器人能在复杂电网环境中精准定位。当前,电力行业对设备状态监测、故障预警及能效优化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动MEMS传感器从单一参数测量向多模态融合感知发展,在输配电、变电、用电等环节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
一、MEMS传感器在电力行业的应用现状
(一)MEMS压力传感器
MEMS压力传感器基于压阻效应或电容效应,通过微型膜片结构感知压力变化并转化为电信号。其微型化设计可直接集成于电力设备内部,减少布线复杂度,且能在宽温环境下稳定工作,满足高压设备内部气压监测等严苛需求。
典型应用:国网智芯公司自主研发的“灵犀”系列高精度MEMS压力传感芯片,在SF6数字化密度表中实现-20℃至85℃宽温域内全量程误差仅0.1%,采用陶瓷基底与灌胶封装工艺,解决传统机械表计无远传功能与人工读数误差问题,为气体绝缘设备安全运行提供核心监测元件。
(二)TMR(隧道磁电阻)传感器
TMR传感器基于量子隧道效应,对磁场变化具有极高灵敏度,可实现微弱磁场的精准测量。其核心结构通过金属层与非磁性隧道结的组合,将磁场信号转化为电阻变化,具备宽量程、低功耗及强抗直流干扰能力,适用于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电流监测。
典型应用:多维科技基于专研多年的隧道磁电阻(TMR)技术,推出一系列高性能TMR电流传感器产品,为光伏逆变器提供精准、可靠的电流监测解决方案。国家电网在四川电网试点应用“高灵敏MEMS磁敏感元件及传感器”项目成果,研制的微安级至千安级交直流复合测量系列化传感器模组及关键组件,为新型电力系统“电网-设备-客户”状态全景感知提供数据支撑。Allegro公司的XtremeSense™TMR传感器在清洁能源系统中可抑制外部磁场干扰,实现高压、功率密集场景下的噪声免疫性能和高精度电流测量,最大程度地提高功率转换效率。
(三)MEMS气体传感器
MEMS气体传感器基于半导体金属氧化物(如SnO₂)或催化燃烧原理,对SF₆、O₂、H₂等气体浓度敏感。其微型气腔设计提高了气体吸附效率,能在电力设备的密闭空间中快速响应,且抗湿度、抗粉尘干扰能力显著优于传统传感器。
典型应用:中科微感推出了针对锂电池储能系统应用的MEMS基氢气传感器和模组,可为锂电储能系统的安全运行增加一维安全监测手段,尤其适合监测锂电池在长寿命周期运行过程中,因为老化而产生热失控的早期阶段氢气的含量变化监测。广西电网推出针对锂电池储能系统及电力设备监测的MEMS气体传感器专利技术,可为锂电储能安全运行与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增加一维气体浓度监测手段,尤其适合捕捉锂电池在长寿命周期中因老化引发热失控的早期阶段特征气体(如H₂、CO)含量变化,以及电力设备局部放电初期的气体组分异常。
(四)MEMS红外传感器
MEMS红外传感器利用微机电系统技术实现红外辐射的非接触式检测,通过红外焦平面阵列或单点探测器捕捉物体表面的热辐射信号,经信号处理转化为温度分布图像。其具备微米级空间分辨率与毫秒级响应速度,可在无光或强光环境下稳定工作。
典型应用:国网湖北电力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巡检微应用红外检测平台,采用AI目标检测与图像分割技术,实现对复合绝缘子、耐张线夹等易发热部件的温度矩阵提取,检测速度达24000张/日,较人工识别效率提升5倍以上。高德智感手持测温热像仪在电力巡检中覆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全环节,通过双光谱融合技术与区域测温分析,实现套管缺油、GIS设备渗漏等故障的非接触式诊断。大疆禅思H30T负载云台相机集成了变焦相机、广角相机、热成像相机、激光测距仪以及近红外补光灯,助力陕西送变电公司提升运维、抢修等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五)MEMS温度传感器
MEMS温度传感器基于热敏电阻或热电偶原理,通过微型化结构实现高精度温度测量。其体积仅为传统传感器的1/10~1/5,可密集部署于设备内部,支持-40℃~125℃宽温域测量,且功耗低于微瓦级,适合长期在线监测。
典型应用:广东电网研发的电缆测温技术,融合RFID与微功耗MEMS传感器,通过高效整流器、门控时钟及纳瓦级ADC,实现远距离无线通信、低功耗运行与高精度测温,可适应恶劣环境,解决传统系统布线难、精度低等问题,提升电缆监测可靠性,降低运维成本。
(六)MEMS惯性与振动传感器
MEMS惯性传感器(含加速度计、陀螺仪)通过微机械结构的振动或位移感知运动状态,可实现高精度姿态测量与运动轨迹追踪;振动传感器基于压电或压阻原理,捕捉设备微米级振动信号,频率响应范围可达0.1Hz~10kHz。
典型应用:南方电网在山区输电线路部署了九轴惯性测量单元(IMU),集成MEMS加速度计、陀螺仪和磁力计,实现0.01°级倾斜精度监测。当监测到杆塔倾斜超过安全阈值时,系统自动触发激光测距验证,并联动无人机进行精细化巡检。在2024年南方电网的实测中,该系统成功预警17次潜在倒塔风险,误报率控制在0.3%以下,较传统方案降低85%。江苏宇拓电力的监测装置在每200米线路部署微型传感节点,集成MEMS振动传感器(0-500Hz带宽)与倾角传感器,实时监测导线舞动和间隔棒松脱,预警杆塔沉降。山火、覆冰等隐患预警时效从小时级缩短至10分钟,减少75%人工巡检频次,延长导线使用寿命40%。
(七)MEMS光纤传感器
MEMS光纤传感技术通过将微型化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与MEMS结构集成,实现对风电叶片应变、振动、温度等参数的分布式监测。其具有超高灵敏度、全尺寸覆盖、抗电磁干扰等优势,在雷暴天气中仍稳定输出数据,解决传统电子传感器的电磁兼容难题。
典型应用:德国Fraunhofer IKTS研究所研发的3×3mm²纳米光子芯片,通过机器学习实现单光纤16通道复用,在北海风场提前58天预警叶片后缘胶接失效,避免200万欧元损失。金风科技在福建平潭海上风场部署光纤传感+边缘计算系统,每支叶片植入45个传感器,通过振动相位分析诊断齿轮箱早期磨损,实现运维成本下降28%。三峡能源江苏如东项目部署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DAS)系统,解决海上高腐蚀环境下的传感器可靠性问题,投运首年避免3次海冰撞击损伤,发电量超设计值8.3%。
来源:电力元件展PCIM
2025PCIM Asia Shanghai — 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暨研讨会将于2025年9月24日至9月2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上海电子展门票领取及更多资讯,详情请点击:2025PCIM Asia Shanghai — 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暨研讨会
| 凡本网注明“来源: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联系方式:020-38217916;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