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市场预期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热度不断高涨,国内众多汽车厂商纷纷推出发展计划,产销量屡屡创下新高。不过,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大规模走向市场应用,这其中关键一步在于实现产业化运营。
产业链基本形成
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助推行业产销两旺。尤其是2015年,新能源汽车迎来其爆发式增长期,也被称之为是“新能源汽车元年”,多家车企产销激增,供不应求。
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产业链构成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新能源汽车行业报告》
据统计,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销34.05万辆和33.1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3.8%和342.6%,增速极其惊人,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2016年,新能源汽车产销51.7万辆和50.7万辆。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7万辆和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9.7%和79.1%,按照9月的发展增速,行业将进入新的高速增长期,2017年有望达到其70万辆的销售目标。
2013-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单位:万辆,%)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新能源汽车行业报告》
2010-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新能源汽车行业报告》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实现既定的产业化发展目标,就必须抓住未来10-20年这段难得的机遇期,克服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阻碍因素,如关键技术、资金及人才的缺乏等。为此,我国政府及相关企业要采取适当的策略,努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
产业化发展策略
首先,完善产业规划,严格市场准入。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政府部门需要制定详细的产业规划,引导产业化发展。现在的情况是国家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仅有科技部制订的混合动力汽车发展阶段规划,且内容较为空泛,缺乏良好的指导性。因此,我国要尽快细化完善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规划,明确产业化的战略方向、发展重点、阶段目标和重点任务,并对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性能、成本削减提出阶段性目标,从而更加有效地进行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布局。
其次,培育市场需求,完善补贴政策。目前制约我国推动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主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难点在于市场需求的严重不足。从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必须建立在稳定和成长的市场需求上,培育市场需求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政府和汽车企业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如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广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工程;适时、分层次、分地域的推进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
第三,增进产业内合作,组建技术产业联盟。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体系虽然己经形成,但是产业内的合作程度不够,各企业大多各自为政,缺乏合作的意愿,造成了在标准制定、企业间协作和整体系统规划方面均有所欠缺,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效率不高。企业要加快产业化进程,必须主动寻求合作对象,实现技术、资源的共享,降低自身的产业化风险及成本,加快产业化进程。
最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配套产业。基础设施与配套产业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本保障,离开了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将无法使用。因此,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配套产业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政府投入、企业专属与合作共建等方式。